“请各位同学评选一下咱们班做菜最好的同学。”假期期间,班级群内正在进行学生拿手饭菜的评选活动。假期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时段,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秉持着全过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了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指导等多样化教育活动,打造了具有淄职特色的假期育人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三全育人”实效。
放假不放松,开展假期思政教育,做好价值引领实施红色印记留存计划,传承红色基因。以寻访革命先辈、寻访革命文物、寻访革命旧址为内容,通过实地体验和访谈,搜集相关信息并保留影像和文字材料,利用寻访、记录、整理、讲述的方式,做到教育和传承。开设假期线上“金课堂”,由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智能制造学院自制党史教材-精神谱系与红色党史小故事相关内容的学习,征集学生手写红色教育故事感悟,进一步推动当代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传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讲好美丽中国生动故事。组织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红色教育六类专题返乡调研活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社会调查,用第一视角感受家乡巨大变化,体验乡村振兴丰硕成果,讲好美丽中国生动故事。
放假不放松,开展假期安全教育,形成安全闭环开展与学生、家长的高频互动。寒暑假期间,辅导员通过微信、班级群及家长群,定期发布交通安全、电信诈骗防范、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安全提示。如在暑假,每周至少推送一次安全提醒;寒假时,在重要时间节点和节日前夕加强提示,让学生和家长时刻保持安全警觉。组织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每周组织开展内容全面的线上安全主题班会,将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等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告诫学生不乘坐“黑出租”和不规范车辆,不参与非法打工活动。班会结束后,相关材料按要求留存,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位。
放假不放松,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温暖送到家中。持续关爱特殊群体。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孤儿或单亲家庭、突发自然灾害受灾等特殊群体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辅导员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视频、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关心关爱他们的假期动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政策;对心理问题学生,重点关注其假期状态,设置心理咨询时段,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做好家校沟通;学业困难学生则由学业导师提供学业帮助,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助力成绩提升。
放假不放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劳动育人。开展“我爱我家”劳动实践活动。每个假期都开展“我爱我家”劳动育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如进行卫生大扫除、家庭收纳等。除夕夜组织“年夜饭拍照之猜猜哪是我做的菜”活动,让学生亲手为家人做一道菜并晒图分享,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感。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在寒暑假积极参与“返家乡”“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金星志愿服务队队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深入社区、乡村,参与公益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放假不放松,实习就业全程跟进。实时掌握实习动态。针对岗位实习学生,辅导员通过电话联络、线上班会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岗位适应、薪资待遇、生涯规划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全程提供就业指导。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合作企业或用人单位,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全面掌握岗位需求。持续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内容,提供一生一企、一生一岗精准推荐以及简历设计、面试技巧指导等服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智能制造学院的假期育人相关经验做法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推广,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三全育人”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营造了良好氛围。智能制造学院先后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省级示范性团队、2024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第二届“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奖项。《“五金店”开进了公寓楼——智能制造学院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获评山东省职业院校加强思政引领力典型案例。通过一系列假期教育活动,学生在安全意识、劳动观念、社会责任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李福伟、李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