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技能社会,浙江台州有“良策”
发布人:gjxb  发布时间:2024-12-16   动态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4-12-16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4121401

高速起飞、俯身冲刺、穿越障碍……台州市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比赛现场,选手们在毫厘之间显匠心、分秒之间展技艺,引来观众一阵阵喝彩。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拓宽了高技能人才选拔渠道,也有效激励了青年一代学习技能的热情。”台州市人力社保局局长柯婉瑛说。

浙江台州,是长三角制造业重镇,充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这座城市蓬勃兴旺的关键。但很长一段时间,情况却并非这样:重学历、轻技能观念较为普遍,致使技工荒相当严重……

没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就难以推动。台州开始了技能型社会建设!

打破观念坚冰,台州多措并举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尊重。

读普通高中,还是读技师学院?在一些人不解的目光中,蒋欣宜选择了台州技师学院,进了“职技融通班”。

 “从这里毕业,能获得大专毕业证、高级技工证,工作好找得很!以前,这两个证书是没法一起拿的——从技工院校毕业只能拿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职业院校毕业只能拿学历证。”台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金国介绍。

打破技工教育的学历天花板,只是台州提升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的众多举措之一。技工院校技师班毕业生按本科标准享受安家补贴,推动技术工人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台州对技能人才可谓“诚意满满”。

是否重视技能人才,更重要体现在能不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为实现供需对接,台州推动将职业教育的课堂建在生产线上。

走进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凯华模具产业学院,毕业生张力正熟练地操作设备,给师弟师妹演示磨具生产。

 “去年,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公司出资2000多万元在校园里建了一个实训基地,还把整个精密模具事业部设在了这里,上课教室和生产车间距离才100来米。”张力告诉记者。

 “学生刚毕业,水平就和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相当!”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过啧啧称赞。

如今,台州已打造70余个校企合作共同体,通过定向委培、订单班、学徒制等方式,实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就业无缝衔接。

技能人才就业后,如何实现“工人增技、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良性循环?台州强化了政策引导。

每天晚饭后,陶伟都会打开手机,查看公司股价。

作为台州信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主任,陶伟去年成了公司的“合伙人”,分得3万份股票期权。由于业绩达标,他今年可以对其中1.5万份行权。

 “从‘打工者’变成‘合伙人’,这份红利离不开台州的好政策!”说起这件事,陶伟一脸幸福。

前些年,台州有关部门调研发现:成熟技工对制造企业生产很重要,但他们不少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企业拿出更多资源和收益向他们倾斜,积极性又不高。

如何让企业动起来?台州的办法是:对“技工友好型”企业进行差异化激励!

2022年,台州创新推出“技能创富型企业激励办法”,将技术工人比例、薪资待遇等情况,与企业用地、用能、亩均评价、技改补贴挂钩,以真金白银引导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

台州市优秀技能创富型企业公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贤康,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去年,政府的技改补助标准提高1%,我们多拿了50万元,还作为优先供地对象,拿到一块16亩的土地,用于建设智能化车间。”

过去两年,台州20家技能创富型企业,共获得技改补助8122万元。台州还出台“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指引”,引导企业为技术工人提供贯穿终身的技能提升与精进机会。2023年,台州技术工人薪酬,平均增长7.8%

(本报记者 陆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