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实践育人 为青春注入“双创”能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融三化三训”改革“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人:gjxb  发布时间:2022-05-14   动态浏览次数:1049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

  青春的光亮,来自奋斗;青春的能量,来自教育。随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热潮的迅速兴起,无数青年的梦想被点燃。为青春注入奋斗的信心与能量,助青年学子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中绽放光彩,是每一名教育人的新使命。

  面对新时代新需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培育专创融合人才的理念,直面双创教育的短板,精准施策,聚焦专创融合,强化实践育人,全面贯通课内课外,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创新构建三融三化三训系统性改革,破解一个个难题,并呈现出普惠教育有广度、专创融合有深度、项目孵化有亮度的喜人局面,引领青年学子以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新时代,书写人生华章。

 三融三化三训系统性改革自实施以来,培养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并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职业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应局:直面双创教育的短板

  近年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学校直面现阶段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实、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个性化平台不足、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清单,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和突破口,开启三融三化三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破局:三融三化三训破解难题

  发现问题,就要一一破解问题,学校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精准施策,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为保障,创新推进三融三化三训系统性改革,革新教学课堂、拓展多元实践、强化指导帮扶,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聚焦专创融合,落实三融课堂改革,破解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实的问题

  针对原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目标、任务及评价方式单一,专创融合课程明显匮乏等专创分离问题,学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深化课堂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要素改革,推行三融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了双创能力和专业技能融合的双元目标、双创通识课和双创专业课融合的双元课程、知识学习和项目训练融合的双元任务,构建了目标引导、课程融合、任务驱动的专创融合新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过程融合,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

  融合的双元目标是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掌握列入专业课程目标,确保双创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打造融合的双元课程是建成一批传授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优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打造一批深度融入创新创业要素的专业金课。完成融合的双元任务是让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师从纵向、横向课题以及技能比赛项目中挖掘、设计出的创新项目训练任务,并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育人,搭建三化课外平台,破解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个性化平台不足的问题

  针对原有活动阶段性、赛事单调性、载体缺个性等问题,学校对活动、大赛、载体等要素进行个性化组合,全面加强面向全体体验的赛事活动组织和面向个性成长的实践育人,在做好面向全体普适教育的同时,关注个体个性化需求。开展常态化的创响常信活动、组织层次化的创赢常信赛事、搭建类别化的创在常信载体,开辟了面向全体、关注个体、链式提升的实践育人新路径,满足学生从意识激发到创业实战的不同层次渐进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需求。

  其中,做精创响常信活动品牌是做精常态化的校园双创文化、专项活动和报告论坛,为全体学生提供培育正确双创文化观、激发双创意识的活动平台。擦亮创赢常信赛事招牌,通过构建二级学院学校市级省级国家五级层次化的赛事体系,实现以赛促学全覆盖,为学生提供吻合其愿、适应其能、发挥其长的展示平台。做强创在常信孵化载体,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建好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园等类别化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按其所需、各尽其才的实战平台。

  ——锚定教导有方,落地三训师培机制,破解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

  针对原有的意识不强、业务不精、动力不足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校以明确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为根本,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金牌师资团为目标,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规范教师下企业和下实训室的制度,修订完成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岗位聘期考核等系列办法。通过理实一体的培训、内外联动的实训、成长定向的奖训,创立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发展为本的双创师资培养新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学和指导能力,并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促进机制。

  实施理实一体的培训机制。同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部门协同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法通识培训,结合教师专业开展专项培训,围绕互联网+”“挑战杯等赛项指导开展双创实操培训。落地内外联动的实训机制。支持专业教师定期走进校内实训室和校外企业,规范跟岗访学、实践锻炼,促进教师在项目训练、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中提升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优化发展导向的奖训机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过程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肯定和奖励,在科研与教改课题申报等过程中,强化对教师创新创业成果的认定。

  “三融三化三训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双创育人体系,并产生共振叠加的效果,使学校发展迸发出澎湃的活力。

  赋能: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经过不断的创新、锤炼、实践、再创新,随着三融三化三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师生双创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师生共申请发明专利1542件、授权399件,申请数量居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累计孵化大学生企业超200家,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0余个;涌现出江苏省双创博士杨平、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王浩、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刘栋照、江苏省高职院校首位专利之星顾金冬、获千万元级A轮融资的创业学生赵灿灿等一大批优秀双创师生。

  学生双创大赛成绩斐然。学生连续三届(2019—2021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成绩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连续三届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实现以赛促学全覆盖,连续7年获江苏省互联网+”和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和获奖项目数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双高院校首位。

  此外,学校编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被列入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网上创业成为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秉赋牵动、要素联动、机制推动杰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等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专创融合项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设备研发获评2020年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创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研究等一批课题获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资助;一批相关论文在《南京社会科学》等C刊上发表,并获评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双创工作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授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学术年会等论坛上交流经验,百余所兄弟院校到访交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创赋能,点燃青春梦想》《常信院:双创赋能,技能人才大放异彩》等工作经验总结,在《新华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频道等重要媒体上做了专题报道。

  回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融三化三训系统性改革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澎湃的活力与优异的成绩令人赞叹。未来,学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创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5.12职教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