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产业 携手企业 锤炼专业——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于能力本位的“七高”专业群模式
发布人:gjxb  发布时间:2022-04-29   动态浏览次数:832

  面对强国建设的大好机遇,各职业院校紧随时代节奏和产业调整升级步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奋进。

  这其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把教育教学放进区域发展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瞄准产业,携手企业,锤炼专业,直面现阶段人才培养问题,创新实施基于能力本位的一中心、双主体、三融合七高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的契合度,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点全方位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AI+、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

  问题是改革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学校直面现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不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活力不足、学生职业胜任力不足、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精心梳理问题清单,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和突破口,依托国家骨干校、国家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双高计划专业群、省高水平专业群等专业群建设、现代学徒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以及教研教改等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开启七高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是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发现问题就要一一破解问题,学校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出实招、见实效,使各项工作落精落细落到实处。

  ——产教映射,供需融合,科学组建优化专业群,解决高职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求问题。

  适应产业升级和时代发展,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依托产业集群理论,推行调研、布局、评测、组群、建设、优化”“六步走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三融入规划,携手主流技术企业,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的三相原则,顶层科学组建专业群,动态优化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点全方位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顶层规划,增值赋能,构建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活力问题。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能力培养,紧紧把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借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轴心翻转Axis Flip)等核心理念,从传统先知识后能力翻转到先能力后知识,从强调知识发展到注重能力,以获取职业胜任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双主体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教研契合、育训结合,强化专业群管理增值赋能,建设软件技术等11个高水平专业群,构建深信高站位立德树人、高端化对接产业、高标准重构课程、高层次共享资源、高起点建设团队、高精准质量诊改、高水平内部治理”“七高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突出AI+特色,实施AI+改造工程,形成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实训场所、平台课程、教材开发、教法改革”“六共享格局,实现聚力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以岗定学,校企互促,搭建岗课赛证深融的技术工匠培养体系,解决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问题。

  以产业发展新业态、新岗位来确定学生能力需求,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服务中心三平台,集聚专业群发展优势,坚持工作、技术、创新三驱动,深度开展三教改革,推行五横五纵内部质保,课岗融会试点现代学徒制,课证融通试点“1+X”证书制度,课赛融合实施五级竞赛活动,有效搭建了以岗课赛证深融为主要特征的专业群AI+、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工匠培养体系,解决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问题。

  ——能力本位,项目贯穿,实施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建设与改革,解决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

  学校关注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以项目贯穿,实施课程体系重构、课程结构重构和课程实施方式重构”“三重构策略,建立专业群五育双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即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入,公共平台和专业群平台双平台,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专业拓展课和公共拓展课四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了公共平台基础共享、群平台支撑共享、专业课程特色独具、拓展课程有效互选,开展模块化、项目式等课程结构重构,实施课程思政和线上线下混合等课程实施方式重构,促进了专业群人才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和基础能力、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五级能力递进,解决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项项改革创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破解一个个难题,打造一个个亮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坚持成果导向:人才红利是教学改革的喜人成效

  随着基于能力本位的七高专业群建设模式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喜人成效。

  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就业率高,2015—2020年就业率平均为96.5%,雇主满意度达97%2020届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超过4100元,12万元以上高年薪段的比例逐年提高。近年,先后有85名学生获得HCIECCIERHCAOCM等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多名毕业生被华为、腾讯、深圳地铁、中国联通等企业录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方面,2016年,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验收获得优秀等级,立项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2017年国家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通过验收;2018年成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建设院校。

  专业建设方面,建设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群)4个,国家专业群资源库1个,双高计划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8个;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专业群建设模式应用于全校所有11个专业群、49个招生专业,形成《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成果。七高专业群建设模式推广应用到30多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受益者达20万人以上。2016年,学校与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联手搭建深圳信息西双版纳国际留学生基地,受训学员为来自老挝、泰国、缅甸的65名留学生,扩大了学校专业群建设模式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了国际留学生新技术工匠培养的新模式。

  未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谋划,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更精准、校企合作更深入、教育资源更优质,为强国梦的实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摘自中国教育报4.27教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