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社区思政打造全域育人场
发布人:gjxb  发布时间:2022-04-14   动态浏览次数:929

  思政育人,声嘹亮!214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建设名单公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轻)成功获批国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仅6所高职获批,华南地区仅有广轻。这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职业教育四高地一典范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党建思政高地建设迈进的重要一步,是学校双高建设的突出成效。

  近年来,广轻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学生社区中建设全域育人场,将大思政课上在了学生社区中。党政工学团家育人全资源共联,五大社区思政工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社区思政实践育人评价反馈体系……探索出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核心的泛在协同社区思政育人模式,打通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重构学生社区管理育人格局

  “思政教育要往深处走、往实里去、往学生心坎里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学期开学,学校党委书记杜安国都会为广轻学子上思政第一课,将思政教育连接社会大课堂

  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堡垒,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大门。新时代广东肩负着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时代使命,是中国经济活力强、新兴产业发展活跃、制度创新力度大的区域之一,也是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强大挑战的前沿区域。扎牢广东高校安全网,为时代新人筑好育人阵地,显得尤为重要。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正如杜安国书记所说: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生活的大环境,也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为此,校党委放眼长远、通盘考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社区思政管理育人体系,为社区思政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据了解,学校成立学生社区思政管理委员会、学生社区思政执行委员会、学生社区思政管委会办公室、学生社区思政自律委员会四级管理教育机构。各机构具体落实社区的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进驻学生社区,将教育和管理力量真正下沉到学生社区一线。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协作,勠力同心凝聚育人合力。由学工部牵头,联合组织部、宣传部、后勤部、保卫部、校团委、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业学院等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共同推进社区思政工作,形成分级管理、权责统一、落实有效的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在学校党委的科学规划和缜密部署下,学校社区思政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开辟社区育人新境界。

  多元协同,建设社区思政育人共同体

  将实践教学场景搬进社区,将学生社区打造成思政教育新课堂,这是广轻社区思政的一大创新。广轻抓住学生社区这个学生学习生活集中、停留时间长的关键区域,积极构建社区化育人模式。

  在学生宿舍一楼的学生社区党建思政教育基地,不时有学生前来进行课余活动。该基地建有四史连廊、国防教育馆、思政大讲堂、梦想课堂、易班发展中心、青春直播站等多个功能空间。这是学校探索社区思政育人模式的一个缩影。

  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充分发挥职教特色和职教优势,多元协同,通过校企、校地、校军合作,产教融合,吸引社会投入近2000万元,谋划建设全场域社区思政教育载体网,将铸魂育人融入各类场景,实现思政工作全程泛在、潜移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主题场馆社区全覆盖,思政实践有抓手。2018年开始,学校分期分批开展社区思政主题场馆建设,目前已建设面积逾5000平方米的社区思政主题场馆、168个主题育人空间,覆盖各校区的每一栋宿舍;2021年,学校建成了社区党建思政教育基地,为全面开展三全育人注入新鲜的营养剂。学生可以在四史连廊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在党史馆内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在国学馆内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创馆内开展书画、摄影和创意作品展览……

  行为养成嵌入生活,环境育人强渗透。学校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引入社会企业全额投资,建设多功能文化饭堂。在就餐环境中营造党建、思政、专业等文化氛围,将后勤资源转化为社区育人资源。互联网+”智慧平台把垃圾分类、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文明习惯培育和思政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渗于其内、寓于其中。

 五感心花园育心塑行,心理育人细滋润。五感心花园2019年建成,现已是学校的热门打卡地,吸引许多学生专门来拍照、休闲。中心还设置了谈心亭和运动设施,成为学生自我疗愈的好帮手

  网络资源共建共享,自我教育促提升。社区思政线上育人资源平台是覆盖全校、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可观看平台视频获取教育资源与教育积分,以积分兑换大素质教育评分。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建设五大社区思政工程,形成特色项目和工作品牌,广轻社区思政持续沉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3月以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活动模式,全校学子参与的万名学子讲党史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人人参与讲党史、人人都是思政讲解员的热潮,在校内营造了学党史、悟思想的浓厚氛围。杜安国说:“‘万名学子讲党史是学校在大思政格局下把学生思政课融入高校社区思政育人体系的一次探索,是探索高层次思想成长需求的创新之举。这正是五大社区思政工程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学校秉承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坚持五育并举的工作思路,打造铸魂、赋能、强魄、陶冶、塑行五大社区思政工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铸魂育心工程。学校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通过聘请知名企业家、校内外专家学者、杰出校友作报告,开展专题报告、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连线千里外的讲解员,融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伍丹薇非常感慨地说道。目前,广轻已与韶山、井冈山、瑞金等地的红色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机构的讲解员为授课者。

  赋能启智工程。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在各大赛项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广轻有15件作品获奖,特等奖数量为全省高职之首、总分排名全省高职榜首,这也是学校自2013年以来第五次捧得优胜杯

  强魄健体工程。学校在社区内开展各类体育锻炼活动,以体育文化节”“轻工杯足球联赛”“轻工杯篮球联赛等校内赛事为载体,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陶冶润心工程。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文明宿舍创建、评选和表彰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重要节点,分主题、分楼层建设公寓文化长廊。

  实践塑行工程。学校举办劳模大讲堂工匠大师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社区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


  精准评价,形成动态反馈纠偏机制

  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记录每一名学子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广轻社区思政真正走进学子的内心,并形成人才培养新方案。

  “各位同学参加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均可通过广轻成长在线系统获得相应综合测评加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一则通知,让广轻成长在线素质教育管理系统引起了关注。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广轻智慧校园3.0”聚合各类教育应用,打通数据鸿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大数据平台支持。

 “广轻成长在线分为个人中心、活动中心、部落中心、公告中心等模块,对学生在校内的思政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全跟踪、结果全记录、成绩全评价、数据全分析,形成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综合素质教育动态体系,实现了教育主客体间互动的良性发展,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学校从社区思政育人视角出发,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大思政教育体系,通过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学习竞赛等形式,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价进行学分量化,全方位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轨迹,生成大素质教育成绩单,写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调查问卷》,在智慧校园3.0”APP上完成学生思政素养测评,结果结合学生在学生成长在线系统中的数据记录,对学生的素质成才进行科学分析,能够更加立体、客观、精准地观测学生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方面的偏向,并依据大数据进行用户喜好与行为跟踪,精准推送相关思政教育产品,形成学生思政教育的全程反馈纠偏机制。

  学校负责人表示:大素质教育成绩单系统客观地记录了学生参与活动轨迹,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不足,实现素质教育可量化、可记录、可评价,有重点、有差异、有系统。在综合测评成绩形成过程中动态把握学生成长状况,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提供成长建议,为学校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智者观澜于浮萍,明者远见于未萌。广东轻工多年推行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思政和素质教育,造就了毕业生独有的特质。杜安国表示,通过多年探新路、出实招,广轻党建思政工作探索出很多新做法新经验,取得了育人实效。学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全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

  接下来,学校还将秉承“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和“自强、敬业、求实、创新”的广轻精神,继续开展学生社区全方位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形成学生社区“泛在协同”全方位实践育人模式。同时坚持这一理念,把广轻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人才培养高地,充分彰显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在区域中的重要性。

摘自中国教育报4.12高校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