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学校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能否办出特色,如何创建办学特色是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的重要课题。要在国家制度供给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破解难题,以提高适应性为着力点,探寻具有职业本科教育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科学找准自身定位
职业本科学校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体现自身价值,要有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定位。应坚守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既要避免对应用型本科的简单模仿,也要避免对高职专科教育的路径依赖,还要防止成为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械相加的产物,切实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的问题。只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在服务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确立职业本科教育办学目标,才能趋利避害,发挥优势,逐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二、树立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
职业技术大学承载“传承”“创新”的使命,守正创新、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对创建办学特色尤为重要。这种教育理念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职业本科教育、办什么样的职业本科学校,怎样办职业本科教育和如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
教育理念决定办学特色。职业本科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学校中标志性的实体,它是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总体风格,是在学校先进教育理念影响下形成的。
三、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已从职业教育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远远超出了人才培养的范畴,被视为以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职业本科学校要探索服务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系统性变革,与产业界围绕产业与技术变革中的核心要素,构建新型的学校和产业之间的协作育人关系,服务国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与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变革,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校服务国家能力。
四、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设置专业
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学制、生源和要求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按照新的需求明确培养定位、构建课程体系、组建教师团队、完善管理机制,并且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要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设置专业、优化专业布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品牌,以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
五、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撑,要在原有“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建设水平,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岗位技能,更应培训教师将岗位所需职业素养、跨专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专任教师应成为具备双师双能、具有较高学历和较强技术技能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应进行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等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使专兼职教师都成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双师型”,以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特色。(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4期,崔岩 高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