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匠心智造” 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人:gjxb  发布时间:2023-11-13   动态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3-11-13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3111309

始建于1964年的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为主要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落实“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学生有作为的品牌专业,奋力开创建设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新局面。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团队践行“厚德为师,严谨为学”的团队规范,用实际行动丰富“尚德立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内涵,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实施“四个工程”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将爱国精神、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融入师生培养全过程,注重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体成长,坚持以构建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为主线,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推动改革创新,与区域行业企业携手共进。

为提升服务区域能力,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从“四个工程”入手,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头雁工程”,采用企业实践、培训交流、专题研究等方式,打造“双影响力”带头人;实施“比翼工程”,通过进行业务进修、参加企业新技术培训、项目导向的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培育“双师双能”骨干教师;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教学比武、经验交流等形式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实施“柔引工程”,充分吸纳与利用校外优秀人才资源,实现校企双方“互兼、互派、互用”。团队建设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主编《电机拖动与控制》等5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92项,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4项。

创新教学模式 注重专业技能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将“1+X”职业岗位能力要素融入课程内容,将“创意、创新、创业”进阶式引导融入教学过程中,实践“三段”式培养,推动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依托“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等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匠心智造,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二三课堂多维联动”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探索“专业思政”改革;依托刘超国家级大师工作室、长白山技能名师成立了“红旗工匠班”“教学创新实验班”等,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一体化培养,专业改革成果连续四届获得“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促进校企合作 加强协同创新能力

学校围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依托省级“智能制造技术”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了区域内自动化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协同申报项目、协同解决技术难题、协同使用各方资源、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提升教师教学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引企入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发“XX7系列测控和采集组件”“东南沿海设备典型失效与防护技术研究”等项目100余项,合作效果显著。

面对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教融合,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