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教学反思
发布人:段七零  发布时间:2019-03-26   动态浏览次数:3361
 马瑜,李霄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翻转课堂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等自主学习课程,随后在课堂时间通过解决问题、交流讨论等策略完成知识的内化。其本质是一种“先学后教”模式,在完成了课程的时空、流程和结构的翻转后,进而完成一种“范式的转换”。从教学实践上来看,翻转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学生更偏好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改善学习者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策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笔者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尝试了翻转课堂模式的教改实验,以文理科四个班级共计百余名学生的两组对比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手段,进而为践行并不断完善翻转课堂模型,并将之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实施

 

1.课前自主学习


 (1)课程资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知识点大致分为80%基础知识和20%复杂概念,设计并制作10分钟左右微课教学视频,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预热。其内容可以是教师本人授课视频,也可以来源于网络资源,因数字化社会下信息膨胀导致学生的关注能力下降,教学视频的时长10分钟左右较为适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及时了解本模块的教学重难点知识并发现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学生在观摩视频和PPT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利用平台进行在线支持以解答学生疑问,同样生生间亦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小组互动合作。

        

(2)交流讨论: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前学生凭借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各自需求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线给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明确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学生自学后,线上交流讨论,提出疑问,听取意见,分享所得,达成“双赢式”共享,同时教师及时汇总问题,给予相关学习评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基于此,教师利用学生的已知去开启他们的未知,以实现“教”得少而“学”得多的教学目标。

        

2.课堂知识内化

        

(1)TBL(Task-based learning)型讲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应依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基于知识“接受”这一特点,通过事先设定“问题”,驱使学生积极实践,完成任务。


首先,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评价,此环节可以通过任务小测试、PPT作业、小组汇报等形式完成,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学生可以个人自主完成或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其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对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到全面把握。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结合相关任务对知识点和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教学中复杂概念在课堂中得到强化,帮助学生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

        

(2)独立探索:学习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出发,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更应着重培养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走向独立探索的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处理并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及意见,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进而得出结论,贡献新观点,以此来实现知识的内化。

        

(3)交互式学习:一种以小组或团队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方式。教师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协同性合作小组,学习者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使个人或小组学习成果最大化,通过对话、交流、思辨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的问题,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合作互助。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思辨、协商、讨论等方式研究解决问题,突破疑难。通过实践中的观察与对学生访谈,教师发现交互式学习对高职学生有很强的适用性,它不仅能有效弥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缺乏,还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往往十分积极地参加交流讨论,同时教师参与其中,随时追踪,及时帮助分析、纠正错误,鼓励人人参与,有效地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4)个性化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重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思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故教学不是单纯的外在知识的灌输与被动接受,而是学生积极主动转化吸收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情感投入,根据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进行有针对性指导。通过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发号施令,让人畏惧”,而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提供帮助者,学生亦不是“听命行事,被动消极”,而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课堂中,师生、生生间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辨析、思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5)成果展示:在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性讲授、独立探索、交互学习、个性化指导环节后,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PPT展示、情景演练、辩论、访谈、汇报等,师生对展示成果进行点评交流。为了使学生能多渠道地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成果汇报环节进行翻转,学生在课外将个人或小组的成果汇报进行录像,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师生课后观看完成果展示视频后,在课堂或者交流平台上进行讨论、总结,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此环节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后能力提升

        

(1)课后拓展:在完成课堂活动后,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未来就业方向等制作类似的PPT、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观摩学习。此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们的动态,利用交流平台来答疑解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内知识点的课外拓展学习。


(2)评价反馈:此环节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主要涉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自我检测、在线问答、交流讨论等方面。其具体构成要素包含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习成果展示、课后任务拓展情况等,这种形成性评价方式不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语言技能,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教学环节,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批判性思维训练、能更客观直接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协作环境:课后帮助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后可以利用学生常用的信息交流平台,根据模块任务来布置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反思。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协作环境中自主搜集资料并对模块内容进行再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与内化。

        

(4)研讨总结:无论其翻转成功与否,应及时进行批判性总结:总结教学方式(包括课堂结构安排、时间分配、学生实践程度等),总结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总结课程方案、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通过此环节,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更新或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笔者将非英语专业的两组平行班进行近基础、同课程、同教师、同教材、不同授课模式的教学实践,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变量的影响,其中两个正常班级实施正常教学模式,两个实验班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进行授课: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能力提升三个教学阶段,此教学实验历时一学年两学期,结束后笔者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

        

在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正常班理科2、正常班文科2为正常教学班,采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相应的平行班级实验班理科1、实验班文科1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级,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逐步开展各个教学环节。在一学年的教学实验活动结束后,笔者对文科、理科两组班级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各个分数段的区间分布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及定量分析。


三、研究发现与建议

1.教师的理念更新和角色转变是翻转课堂得以成功的关键要素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这一转变使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因为这一课堂模式需要专业教育者更富有责任心、更有爱心、更懂得教学设计。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保质保量掌控好课前教学视频制作、PPT质量、学习任务的分配、与学生的交流指导、小组活动的安排、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因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团队协调与合作能力、教学综合技能、再学习的意识与行动提出更高的要求。

        

2.更新教学管理意识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基本保障

        

翻转课堂是一种“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优质的视频资源能催化学生的课前学习。学习资源、软硬件保障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成效息息相关,翻转课堂的有序进行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动性,又不能全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这就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管理保障。计算机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支持、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的有效介入(提供高配置硬件设施、提高网速、配备学生网络学习中心等)是必要条件。另外,在教师的视频录制、PPT制作等技术层面,校方应积极配备专业人才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

        

3.形成性评价机制是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合理的外部条件刺激——形成性评价机制是保证学生主体积极性、活动参与度及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是翻转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自助式学习行为难以得到持续保证,因此在课前、课中、课后每个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4.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条件

      

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化学习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调节、高效的自我管理、在线探究、在线协作能力”。为了翻转课堂得以顺利开展,教学双方都应熟练掌握获取、处理、探究、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技术、学习平台使用技术等必要的基本技能。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5期